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英语国家研究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11 金雀花王朝 爱德华三世 Edward III

爱德华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爱德华三世在位时的另一个主要的敌对目标是苏格兰。早在1333年,爱德华三世击退过入侵英格兰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1356年他又曾进入苏格兰南部。

爱德华三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在晚年却变得昏庸,并受到情妇佩雷斯夫人的控制,也是在这时,被认为是异端的罗拉德派宗教改革运动盛行起来。

中文名

爱德华三世

王朝

金雀花王朝

外文名

Edward III

前任国王

爱德华二世

全名


继任国王

理查二世

在位

1327-1377年在位

国籍

英格兰

信仰


出生日期

1312年11月13日

出生地


逝世日期

1377年6月21日

逝世地


目录

1 早年生活

2 百年战争

3 配偶

4 子女

5 主要政绩

6 拓展阅读(历史影响)

   爱德华三世的复仇

   百年战争

   克雷西大捷

   普瓦捷大捷

   爱德华三世的母亲

早年生活

绅士国王

爱德华三世是被谋杀的昏君爱德华二世的儿子,生于伯克郡温莎。其母法兰西的伊莎贝拉与情夫第一代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合谋废黜爱德华二世后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马奇伯爵获得大量封地(包括著名的登比封地)并在英格兰飞扬跋扈。

1327年2月父王已遭废黜后,爱德华三世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沃尔特·雷诺兹(此人是爱德华二世的宠臣之一)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实权被摄政的太后和其情夫马奇伯爵掌握。然而,爱德华三世很快聚集起实力惩罚杀死他父亲的人。1330年,爱德华三世亲政,立刻下令处死罗杰·莫蒂默(Roger Mortimer)并没收其财产(但1348年他又重新将马奇伯爵的爵位授予了罗杰·莫蒂默的孙子)。

百年战争

爱德华三世

1336年,为报复法国国王腓力六世侵犯在佛兰德的英国商人,爱德华三世曾下令禁止向法国出口羊毛。由于对腓力六世继承法国王位不满(爱德华是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代国王查理四世的外甥),爱德华三世对法国怀有越来越大的敌意。133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自称为法国国王,而且此后直到1801年,每个英国国王也都自称是法国国王。他旋即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拼凑一支反法力量。当1338年腓力六世宣布没收他在法国地一切领地时,爱德华的怒气爆发了。1339年、1340年他从法国北部发动了两次失败的进攻尝试;1340年6月,英国舰队在斯勒伊斯海战中却大获全胜。但军费开支过于巨大使爱德华三世无力持续作战。1344年他甚至宣布破产,导致佛罗伦萨的两家大银行倒闭。

虔诚的国王

1346年,爱德华三世携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卷土重来,在克雷西战役中打败法军。这次战斗是杰出的将领黑太子爱德华初次亮相。到1347年,爱德华三世已攻占法国重镇加来,并准备进军巴黎加冕。1348年,他拒绝了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邀请。

1356年英军在普瓦捷战役中再度取得大胜,并俘获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爱德华三世即与法国贵族(他们各怀鬼胎)签订加来条约,控制了法国北方的大片领土,但承诺放弃法国王位。

1359年爱德华三世再次入侵法国,围攻兰斯,而后更推进到巴黎;在那里,他与法国摄政王太子查理(后为国王查理五世)签署了布雷提尼和约。1360年,他在法国封黑太子爱德华为阿基坦公爵。1364年查理五世正式即位后,拒绝承认加来条约,爱德华就又开始使用法国国王的称号。但查理五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他采取了不少有力度的改革措施。同时,在法国出现了迪·盖克兰这样的优秀将领。总之,爱德华三世的战争计划从此就开始失利。他的扩张活动到此为止了。

配偶

埃诺的菲利帕,1327年结婚。菲利帕是僭位者斯蒂芬的六世孙女。

1,爱德华(黑太子)(1330-1376),嘉德骑士,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诺曼底公爵,威尔士亲王

2,伊莎贝拉(英格兰)(IsabellaPlantagenet)(1332-1382),嫁EnguerrandVIIdeCoucy,1stEarlofBedford

3,威廉(William)(1335年2月16日-7月8日),早夭

4,琼(JoanPlantagenet)(1335-1348)

5,安特卫普的莱昂内尔(LionelofAntwerp)(1338-1368),克拉伦斯公爵(DukeofClarence)

6,约翰·冈特(JohnofGaunt)(1340-1399),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DukeofLancaster).(兰开斯特家族)

7,兰利的埃德蒙(EdmundofLangley)(1341-1402),第一代约克公爵(DukeofYork)(约克家族)

8,布兰奇(BlanchePlantagenet)(1342)早夭

9,玛丽(MaryPlantagenet)(1344-1362),嫁约翰五世(布列塔尼公爵)(JohnV,DukeofBrittany)

10,玛格丽特(MargaretPlantagenet)(1346-1361),嫁JohnHastings,2ndEarlofPembroke

11,托马斯(Thomas)(1347).早夭

12,威廉(William)(1348).早夭

13,伍德斯托克的托马斯(ThomasofWoodstock)(1355-1397),第一代格洛斯特公爵(DukeofGloucester).

主要政绩

爱德华三世

1348年,爱德华三世统治之下的英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之一——黑死病。他颁布了一些法令来强迫人们继续劳动。1353年,英格兰国会通过法案,禁止民众向教会法庭上诉及向教皇交纳什一税。大约在1348年,爱德华三世创立了嘉德骑士团

爱德华三世在位时的另一个主要的敌对目标是苏格兰。早在1333年,爱德华三世击退过入侵英格兰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1356年他又曾进入苏格兰南部。

爱德华三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在晚年却变得昏庸,并受到情妇佩雷斯夫人的控制。也是在这时,被认为是异端的罗拉德派宗教改革运动盛行起来。

拓展阅读(历史影响)

爱德华三世的复仇

爱德华二世死亡之后,伊莎贝拉便掌握了英国大权。但她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对丈夫的残忍对待将在某一天会受到报复。而这种报应,正是来自她的儿子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三世在幼年,由于得不到父爱,又经常跟随母亲四处奔波,所以爱德华三世对伊莎贝拉几乎是言听计从。在从法国打回英国时,他也是义无返顾地支持母亲反对父王。但是在自己登上国王的宝座后,看到父亲的惨死,再看到母后及其情人莫蒂默大权独揽,爱德华三世的态度迅速变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爱德华二世一生窝囊懦弱,但他的儿子却与其截然不同。这位年轻的国王倒有点像他的祖父爱德华一世,可谓精明干练。

从历史长远影响来看,爱德华三世的即位,还导致了一件重大事件的发生,这就是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开始拉开了序幕。

就在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加佩王朝绝嗣。这时,爱德华三世便提出,自己作为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有权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法国人本来就对英国充满戒心,自然不会接受这一建议。经过一番商议,法国人最终选举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任,从而开创了瓦卢瓦王朝。这一事件,也就为双方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又过了几年,英法两国又围绕着领土纠纷展开了纷争。原来早在1259年,双方曾缔结《巴黎条约》,规定英王可作为法王的封臣领有阿奎丹。但在此后,英国人认为阿奎丹是从先祖继承的财产,而法王则希望从加强集权的角度,将这块封地收归法兰西。到伊莎贝拉远嫁英国时,法王又被迫将诺曼底安茹作为陪嫁,使英王的地盘进一步扩大。当爱德华亲政后,仍以其母亲健在为由将这些领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爱德华三世


1337年,法王腓力六世决心对这些地区实行完全的司法权。为此,他写信给爱德华三世,希望他主动交还诺曼底、安茹以及阿奎丹,但是强硬的爱德华三世却以自己诺曼底公爵继承人的身份和自己母亲的陪嫁为理由,断然拒绝了法王的请求,并在回信中向法国宣战。于是,一场将持续上百年的战争就此打响了。而后来的历史证明,英法百年战争,不仅对交战两国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即使对整个西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爱德华三世在外交上的强硬态势拉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三:

第一点, 法国王位继承问题;

第二点, 对与英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弗兰德尔的争夺。弗兰德尔伯国是法王的附属,但是,该国大量加工从英国进口的羊毛,加工成呢绒,再返销英国,所以与英国的联系十分密切。法王一直想彻底占领弗兰德尔,掐断英国人的经济命脉,而弗兰德尔伯爵也倒向法王,但是,弗兰德尔伯国内的根特等有自治权利的城市,却向英国人求助;

第三点, 对英王在法国的残余领地的争夺。自英国相继失去诺曼底和安茹之后,英国在大陆仅存的一些领地,成为英法双方争夺的焦点;

总之,年轻有为的爱德华三世亲政后,一直寻找机会,想同法国开战,一举解决英法间的上述种种问题。1337年五月,法王宣布没收英王在大陆的领地吉约拿。十月,爱德华三世正式宣布他是法国国王,百年战争爆发。此后,一直到1801年,历代英王都自称身兼法王。

此时,弗兰德尔伯爵,法国人路易,为了表示他对法王的效忠,在坎德萨岛上设置了一支守军,阻挡英国与尼德兰之间的海上交通。爱德华三世以此借口,派出英军去攻占该岛。1337年11月11日,在箭雨掩护之下,英军在该岛登陆并毁灭防御工事。英法百年战争自此开始,一直延续了116年之久。

克雷西大捷

斯勒伊斯海战之后,爱德华三世底气十足,遂正式向斐利六世提出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斐利六世当然予以拒绝。于是,爱德华三世率英军大举进攻法国。

1341年,经教皇克来门特六世调解,英法之间曾有短暂的停战。1346年,战事再起,爱德华三世携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卷土重来,在诺曼底登陆。

这是黑太子爱德华第一次在战争中亮相。这位黑太子,黑盔黑甲,是英军中着名的勇将,出道那年,是一位十六岁的小英雄,敢说是不亚于《说岳》中的金禅子银禅子。而这支英军部队,也很有战斗力,包括训练良好的家臣部队和训练有素的由自耕农组成的大弓队。英国自从被诺曼底征服之后,就以射箭作为“国技”,所有自由农民均有弓箭,所谓自由农民实际上是一支常备民兵。大弓兵作战,在十四世纪前后的一个多世纪,一直是英军的基本取胜模式。

船尚未发明之前,只要能坚守加来,就可以使英格兰永远免除被入侵的危险。这个要塞保留在英国人手中达两百年以上,直到1558年被法国人攻陷,英国才再次面临一连串的入侵威胁。

克雷西一战使英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它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还动摇了西欧大陆的传统封建制度,在火药出现以前,大弓横扫天下,使纵横西欧几百年的封建骑士黯然失色。

克雷西之战后,由于财政匮乏,还由于突然爆发的黑死病席卷欧洲,爱德华三世不得签订停战协定,返回英国。

普瓦捷大捷

1350年,法王斐利六世死于黑死病“好人若望”即位,是为若望二世。此时,法国江山支离破碎,风雨飘摇。

国王和黑太子

1355年,从黑死病中缓过劲来的爱德华三世,重启战端。爱德华三世计划兵分两路,他自己亲率北路军从法国北部的加来登陆;25岁的“黑太子”率南路军从法国南部的波尔多登陆,实施南北夹击,企图一举灭亡法国。

眼看法国就要面临灭顶之灾,正在此时,法国的亲密盟邦苏格兰,又出来捣乱了。北路军刚登陆不久,国内就传来苏格兰人发兵犯境的消息,爱德华三世仓促班师回国。于是,黑太子一开始就陷入孤军作战的被动境地。

黑太子所率军队计有重骑兵1000,大弓手2000,加上长枪手,共8000人马。

英军主力主动撤兵后,他认为南路英军兵少将寡,不足为惧。因此未趁黑太子立足未稳将其赶入大海,从而坐失击败英军的良机。

1356年8月,黑太子认为进攻法国腹地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亲率英军北上远征。一路上势如破竹,直逼法国中西部重镇图尔。若望二世急率四万兵马南下迎战,准备抄英军的后路。黑太子见势不好,赶紧南撤。若望二世率法军在普瓦捷一带的高地,以逸待劳,准备一举全歼入侵的英军。

黑太子见求和不成,遂下决心破釜沉舟,与敌展开死战,杀开一条血路。1356年9月19日拂晓,黑太子集合全体官兵,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号召大家奋勇杀敌。他指挥部队迅速抢占普瓦捷附近的高地,将全军沿道路和山丘分左中右三个部分配置,在道路两侧的葡萄园和杂木丛中埋伏大弓兵,他本人率预备队坐镇中央,严阵以待。

法军分四个轮次向英军发起轮番进攻。但是,英军人数虽少,却极大地利用了地形之利。在丘陵荆棘中,法军重骑兵难以发动攻势,只得下马作战,结果,笨重的重骑兵,成了藏身篱笆墙后的英军大弓手的活靶子。法国骑士遭到埋伏在杂木丛中的英军弓手的猛烈射击,后面跟进的步兵前进受阻,无数人死于英军的箭雨下。法军前三个梯队接连向英军阵地冲击,皆被击退。若望二世急了,亲率法军发起冲锋。黑太子见法军势大,也亲自披挂上阵,迎击法军。与此同时,他派出一支分队,迂回到法军身后。

双方主帅亲自上阵,两军将士奋勇拼杀。那黑太子勇冠三军,力敌人多势众的法军。双方正在酣战,突然,法军左侧杀出一彪人马,正是那支迂回到法军身后的英军。法军再也支持不住,顿时崩溃。若望二世喝止不住,法军兵败如山倒,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若望二世战败,和他儿子一起做了黑太子的俘虏。

普瓦捷一战,黑太子因地制宜出奇制胜,大败法军,以8000人马战胜40000之众,以一比五的兵力,竟然大获全胜。英军先进的大弓战法,使得西欧重装骑士那种个人对决的旧战法以及风行西欧五百年的封建骑士军事制度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此时,返回英国的爱德华三世也洗劫了苏格兰。1359年,爱德华三世再次入侵法国,围攻兰斯,准备在此加冕为法国国王,但是遭到法国人的反对,英军转而推进到巴黎。1360年五月8日,爱德华三世与法国摄政王太子查理(后为国王查理五世)及法国贵族们签订了“布勒丁尼和约”,法国被迫割让大片领土,并且法国人还须交付五十万英镑的巨款(相当于英国国王五年的收入)赎回他们的国王。爱德华三世同意不再称法王。

英属阿奎丹公国的疆土大大扩充。同一年,威尔士亲王,黑太子爱德华,在法国被封为为阿奎丹公爵。

此时,黑死病再次袭来,获胜的英军遂停战。

1360年,还未履约的若望二世获释,他留下儿子查理为人质。但是,后来那孩子跑了,若望认为这是不守信用的行为,于是自己返回英国监狱,直到老死。

爱德华三世的母亲

德华二世是不是同性恋者不好说,他并不是对女人没兴趣,早年曾经有私生子,不过他十分宠爱加斯科涅骑士皮尔斯加维斯顿和休德斯彭瑟父子,爱德华二世曾经说加维斯顿犹如自己兄弟一般,在1312年加维斯顿被兰开斯特伯爵和沃里克伯爵处死,加维斯顿处死后的12年,王后与国王的夫妻关系还不错,1313-1314年两口子还访问了法国,1312年生下了爱德华三世 1316年生下了康沃尔伯爵埃尔特姆约翰 1318年生下了埃莉诺 1321年生下了公主琼,即便是内战期间伊莎贝拉也是站在爱德华二世的立场,尽妻子的本分

1324年由于英法边境冲突,纳瓦拉国王兼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一直宣称要夺取英王在大陆的最后领土加斯科涅,伊莎贝拉的仆人与侍从被囚禁,他曾经向法王查理四世写信,称丈夫把她当成女仆,王后的财产被休德斯彭瑟抢夺,导致伊莎贝拉由爱丈夫到反对丈夫,1325年3月,伊莎贝拉作为谈判使节前往法国谈判,由于爱德华二世不愿向法王效忠,于是爱德华三世被被送往法国向查理四世宣誓效忠签订协议,1325年伊莎贝拉在法国宫廷发出政治宣言要求丈夫将休德斯彭瑟永远驱逐,但是爱德华并没有顺从,于是伊莎贝拉便与爱德华二世的政敌罗杰默蒂默成为情人1326年9月,伊莎贝拉与情人罗杰·莫蒂默率领埃诺伯爵提供的军队入英格兰,在诺福克郡登陆,兵力大致在1500人左右,活捉爱德华二世并将其监禁。伊莎贝拉废黜了自己的丈夫和拥立了自己的儿子爱德华三世为王 1327-1330年成为英格兰实际掌权者 使她被称为“法兰西母狼”她的婆婆(埃琳娜王后爱德华一世之妻)和儿媳埃诺的菲莉帕(爱德华三世之妻)都被称为中世纪英格兰贤惠的王后,她被称为法兰西母狼,受人唾骂,这无疑是封建社会对女人的歧视,王后实在是非常可怜的女人

爱德华二世或是死于悲伤,或者是被罗杰莫蒂默杀害,现在大多采用这种官方说法,至于爆菊嘛,民间流言,只是爱德华二世死亡多年之后兴起的流言,民间还传说爱德华二世跑出了伯克利城堡,逃到意大利隐居,爱德华三世在位之初就极其尴尬,实权在母亲和其情夫手中,被当作娃娃娇惯,肯特伯爵,兰开斯特伯爵很不乐意莫蒂默摄政,其人胆大妄为,后杀死肯特伯爵埃德蒙(爱德华一世与法兰西玛格丽特之子)杀害了国王的亲叔,人人自危,这就造成了1330年的诺丁汉政变

327年2月1日爱德华三世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但他尚且年幼,由伊莎贝拉摄政,伊莎贝拉和罗杰莫蒂默在掌权之间不至于满足金银财富,而且兼并土地敛财,这让爱德华三世不满,他本是站在母亲的立场,但是他反感母亲对于父亲的背叛并且让情夫摄政,1330年爱德华三世发动政变,在诺丁汉城堡潜入地道,率领贵族与骑士杀死了守卫的士兵,他并没有进门,让骑士们冲进去抓住了莫蒂默,伊莎贝拉知道儿子一定在附近哀求儿子,亲爱的儿子饶了默蒂默一命吧。莫蒂默被宣布14项罪名,其中就有谋害前任国王,篡夺新王权利,被判处叛国罪,杀害国王的亲叔肯特伯爵埃德蒙像小丑一样被吊死在泰伯恩广场。

爱德华三世的即位后,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开始拉开了序幕。


文章分类: 英国国王语料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