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erica : History ⅠChapter Five History Part One The Thirteen English-American Colonies and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lonies 1. Spanish and French colonization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 2. the Grand Canyon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3. De Soto[地名] [美国] 迪索托 4. Francisco Vázquez de Coronado 弗朗西斯科 5. Arizona-Mexico border 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边境 6. Santa Fe圣达菲(位于美国) 7. San Antonio圣安东尼奥市(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城市) 8. Tucson图森(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城市) 9. San Diego圣地亚哥,圣迭哥 10. Jacques Cartier 卡蒂埃 11. Hudson Bay哈得逊湾 12. Louisiana.路易斯安那 13.The Pilgrims新移民 14. Mayflower [地名] [美国] 梅弗劳尔 15. Virginia维吉尼 16. royal colonies[法]英王直辖殖民地 17. Virginia Company of London 18. Powhatan波瓦坦 19. Plymouth Colony 普利茅斯殖民地 20. Delaware特拉华 21. Georgia Colony 佐治亚殖民地 22. Methodism 卫理公会 23. the First Great Awakening 24. Rhode Island罗得岛 25. North and South Carolina早期的移民 26. The Anglican Church契约劳工 27. Christopher Columbus 克里斯多弗·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 28.. Genoa热那亚(意大利西北部的州及其首府) 29. Portugal 葡萄牙 30.Queen Isabella伊莎贝拉皇后 31. Santa Maria[地名] [巴西、菲律宾、佛得角、美国、瑞士、赞比亚] 圣玛丽亚 32. San Salvador. 圣萨尔瓦多。 33. Martin Madzeimuller马丁·马尔德泽米勒 34. the Spanish Armada, also known as Invincible Fleet 西班牙无敌舰队 1588年西班牙国王为侵英国而派遣的舰队。无敌舰队有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1.9万名步兵。迎战的英国舰队拥有197艘战船,l.6万人。在当年七、八月份的三次海战中,英国人用远射程大炮攻击无敌舰队,使英军大胜。这次海战胜利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也是英国能在美洲建立并发展殖民地的原因之一。 crown colony 皇家殖民地 也叫royal colony,英国在北美的多数殖民地都先后成为皇家殖民地,由英王直接任命总督(governor)。早期的皇家殖民地包括纽约、新泽西等,这是英国政府用武力从荷兰和瑞典人手里夺取的。 proprietary colony 业主殖民地,领主殖民地 这是英王的追随者在其封地上建立的殖民地,盛行于殖民早期。当时英王往往在北美划定一大块地方,赏给其重要属臣,受赏者就成了这块土地的“业主”(Proprietor)。业主鼓励人们向其领地移民,总督一般由业主兼任。早期的业主殖民地包括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特拉华州(Delaware)、马里兰州(Maryland)和南、北卡罗来纳州(South and North Carolinas)等。 charter colony 特许殖民地,自治殖民地 由特许公司根据国王颁发的特许状(charter)建立,特许公司享有特许状中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公司负责吸纳移民,由公司治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Virginia)就是这种殖民地,新英格兰的殖民地也多属此类。 Virginia Company 弗吉尼亚公司 即英国原来的伦敦公司(London Company),1606年4月根据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的特许成立。1607年该公司运送第一批移民(105人,全是男性)到北美东海岸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起名为詹姆斯顿(Jamestown),后来由此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独立后为州)。因为弗吉尼亚是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所以后来也被称为“母亲州”(Mother State)。弗吉尼亚公司并未从移民中赚到钱,后于1624年解散。 Plymouth 普利茅斯 英国和美国都有一个城市叫普利茅斯。英国的普利茅斯在英格兰西南角大西洋沿岸,是一个著名的港口商业城。1620年,102名英国分离派(Separatists,也属清教徒Puritans)从这里起航,目的地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但由于在海上遇风而偏离了航向,结果登陆地不是弗吉尼亚,而是现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他们把登陆后建起的定居点(settlement)也叫做普利茅斯。这是英国清教徒在新英格兰建立的第一个定居点,对后来殖民地的发展影响很大。 Mayflower “五月花”号船 五月花(Mayflower)是英国春天常见的花,英国人在五朔节(五月节,每年5月5 日)采摘此花装饰迎春庆祝活动。“五月花”号船运送了第一批102名清教徒到达北美新英格兰,开始了新英格兰的殖民史。该船重约180吨,长约30米。 Cape Cod 科德角 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的钩形半岛,长65英里,宽1—20英里,这里沿海一带盛产鲤鱼(codfish),因此被移民称为“鲤鱼角”(Cape Cod),汉语音译为“科德角”。 William Bradford 威廉·布雷德福 布雷德福(1590—1657),是Pilgrim Fathers的成员之一,并参与制订《五月花号公约》,1621年被选为总督,后连任到去世前的1656年。他著写的《普利茅斯开发史》(Of Plymouth Plantation),是一部有关北美殖民地时期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 witch-hunt movement “揪巫婆”运动 殖民时期之初新英格兰的清教教规极其严厉,任何违犯清教主义的言行都会受到惩罚,持不同观点者被当做“巫婆”揪斗示众,致使一些人被迫逃离,另建自己的殖民地。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 美国作家霍桑1850年写的小说,以17世纪中叶清教徒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以四个人物的身世为线索展开。这四个人物是:海斯特·白兰——她因和一个隐名的男子私通生下一女而被迫在胸前戴红色A字,作为淫妇的标志(adultery);阿瑟·狄姆斯特尔——一个清教徒牧师,为私生女之父;罗杰——医生,曾和海斯特有过毫无爱情的婚约;最后一个是私生女拍尔。 Rogor Williams 威廉斯(1603—1683) 罗得岛殖民地的创建人,宗教自由的先驱。曾在剑桥大学学习。1630年放弃牧师职位,去新英格兰追求非圣公会的宗教理想。他于 1636年春季在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的土地上建立了普罗维登斯城和罗得岛殖民地。1643年为谋求罗得岛特许证前往英格兰,1651—1654年再度前往,使特许证得到批准。他是罗得岛获得特许证后的首任总督。 Providence 普罗维登斯 美国罗得岛州的首府。1636年始建, 1900年成为州首府,除商业外,工业也较发达,现生产机械、机床、纺织品、珠宝首饰等。Providence的原意是“天命”、“天意”,由此可见宗教对当时殖民者的影响之大。 Anne Hutchinson 安妮·哈铁森(1591—1643) 英国北美殖民地自由派宗教家。她出身于教士家庭,1612年嫁给商人哈钦森,1634年夫妇俩自英格兰移居新英格兰。她强调个人依靠直觉即可接触上帝并获得启示,无须遵守人为制定的信条或牧师的教诲。这实际上是宣扬个人自由和人与人平等,牧师并不比别人距上帝更近。由于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受“揪巫婆”运动(witch-hunt)的迫害,1638年她率领一部分信徒迁居罗得岛。1643年她与大多数家人被印第安人所杀。 Connecticut 康涅狄格 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一州,是美国最初十三州之一。面积约13000平方千米,人口约315万,为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州之一,首府哈特福德。该州是美国一个高度工业化、人均收人最高的州。经济以工业为主,除生产直升机、潜水艇、枪炮及军火外,还生产很多种工业品纽黑文(New Haven,意为“新避难所”)是新英格兰的第二大海港,著名的耶鲁大学(Yale)设在纽黑文。 Hooker 胡克(1586—1647) 美洲英国殖民地基督教传教士,他先由英格兰迁到荷兰,1633年自荷兰到达美洲马萨诸塞殖民地,1636年迁往康涅狄格的哈特福德,在该地任牧师终身。他宣称人民选举行政官员的权利是上帝所授,他的说法比美国《独立宣言》早出现了一百多年,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思想,许多史学家因此而称他为“美国民主之父”。 Vermont 佛蒙特 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一州,面积24887平方千米,人口约513万,首府蒙彼利埃,州名源于法语,意即“青山”(verdanr mount)。由于该地区长着茂密的针叶林,四季常青,故名。这里的采石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产地。 Yankees 扬基人 一译“北方老”或“美国老”,美国本地人或美国公民的绰号,狭义言之,指新英格兰六州的本地人。此称呼通常表示如下各种特征:精明、节俭、机敏、守旧。 Henry Hudson 亨利·哈得孙 又译赫德森(?一1611),英国航海家和探险家。17世纪初四次寻求从欧洲通过北冰洋到亚洲的捷径。如今美国的哈得孙河,哈得孙海峡和哈得孙湾都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1609年与荷兰东印度公司(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订约进行第三次航行,船只遇风暴改道沿大西洋进人今哈得孙河。哈得孙的四次艰险航行对于人类的地理知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Albany 奥尔巴尼 美国纽约州首府,临哈得孙河。也是美国最早建立商业性机场的城市之一(1919),有许多荷兰式及法国哥特式建筑,市中心为帝国广场,周围是政府机关。高等院校有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等。 New Amsterdam 新阿姆斯特丹 纽约曼哈顿岛原来是荷兰人建的殖民地,叫新阿姆斯特丹,后被英国夺取,改称New York。 Quakers 教友会 正式名称是the Society of Friends. 教友会信徒是忠诚的新教派(Protestants),因拒绝英国国教而受迫害。教友会主张和平友爱,反对战争和暴力,拒绝参加战争和杀人。为了不和宗教信仰冲突,美国法律允许公民因宗教原因而不参军打仗,但不得拒绝参加战时后勤生产和服务。Quaker是个诨名,教友会信徒祈祷时往往左右摆动身体(quake),因此被称为Quakers,即“摇动者”。 Quaker merchants refuse to bargain. 教友会商人卖东西不还价。 一口价,讨价还价有互相欺诈之嫌。 William Penn 威廉·宾(一译:彭威廉) 彭威廉(1644—1718),英国基督教教友会的领导人,社会哲学家。英王查理二世曾欠其父大笔钱,但无力偿还。彭威廉于1674年向英王提出,请在北美划给一块土地抵债,英王同意。这块土地就是美国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州,即“宾的森林”(Penn’s Woods),彭威廉是领主,又是总督(governor)。宾夕法尼亚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只要信仰上帝,不分派别,一律平等对待,政治实行民主,不搞专制。宾夕法尼亚在殖民时期发展很快,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Philadelphia (Greek for “city of brotherly love”) 费城(希腊文的意思是“兄弟之爱城”) 宾夕法尼亚的第一大城市,整座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是由殖民时期的总督兼领主彭威廉(William Penn)设计的,街道整齐,疏密得当。费城是美国《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诞生地,也曾是美国的临时首都,至今还保留着独立纪念钟和独立厅(Independence Hall)。费城还有著名的大学和博物馆,文化气氛较浓,被称为美国的雅典。 Maryland 马里兰 在美国东海岸中部,为初始的十三州之一,面积约260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0多万,首府为安纳波利斯(Annapolis)。马里兰大学是全州最主要的大学。 马里兰原是英王查理一世划给巴尔的摩公爵的一片领地,以当时英国王后Mary的名字命名。原计划是为英国天主教徒建立的殖民地,但后来其他教派的移民也大量拥入。1814年正值美英第二次战争,是年9月12日夜,英海军炮击巴尔的摩要塞,美国诗人弗朗西斯(Francis)目睹了战争场面和美国守军的英勇,写出了充满激情的诗《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该诗于1931年被正式定为美国国歌的歌词,巴尔的摩也就成了美国国歌的诞生地。 St. Clements 圣·克列门蒂 波托马克河中的一个小岛,距首都华盛顿很近,是乘船河中游的一个好去处。因其地处京畿,常出现于新闻报导中。 South and North Carolinas 南卡罗来纳和北卡罗来纳 南卡罗来纳和北卡罗来纳属领主(业主)殖民地。英王查理一世在英国大革命中被处决,其子查理二世流亡国外,一些忠诚的大臣也跟着他流亡。1660年查理二世复位,为了奖赏八位最忠诚的大臣,就在北美给他们划了两块殖民地,这就是目前的南卡罗来纳和北卡罗来纳。卡罗来纳是查理(Charles)的拉丁文叫法(Carolus),所以这两个州是以查理二世的名字命名的。 北卡罗来纳州的面积约136000平方千米,人口近600万,是美国农村人口最多的州之一,州府所在地为罗利(Relay)。北卡罗来纳大学(1795年建校)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南卡罗来纳州的面积约80430平方千米,人口约340万左右。首府哥伦比亚。州内有南卡罗来纳大学和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高等学府。 Georgia 佐治亚 在美国东海岸南部,也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最南边的一个,是1732年经英王乔治二世(George Ⅱ)批准、为英国欠债而又无能力偿还的人(defaulter)建的殖民地。根据英国 当时的法律,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人是要坐监的(prisoners of debt)。由于坐监后更无可能还债,所以债权人损失会更大。有个叫詹姆斯(James)的人就劝英国政府和债权人允许这些人移民北美,如果挣了钱还可以还债。于是英王乔治二世(George Ⅱ)就把卡罗来纳南边的一块地给了詹姆斯。为了表示对国王乔治(George)的感谢,就把这块地命名为佐治亚(英文是Georgia)。 buffer colony 缓冲殖民地 佐治亚殖民地的南边就是西班牙人占据的佛罗里达殖民地。由于佐治亚也起着抵御西班牙人北侵的作用,故也被称为“缓冲殖民地”。 a refuge for English defaulter 英国欠债未还者的避难地 Savannah River 萨凡纳河 流经美国佐治亚州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该州西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东流人大西洋,全长约500多千米,水量丰富。佐治亚的第一个殖民定居点(settlement)就建在萨凡纳河口附近。 The Early Colonies and Immigrants freedom of conscience 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讲的就是道德和良心,不是讲科学,所以要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就是要证明人是否有良心。 God’s cause 上帝的事业 上帝的事业是拯救人类。美国早期移民多属新教派,他们认为勤劳致富才是得救的真正途径。这种劳动观和财富观对后来美国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影响。 a land of opportunities 充满机遇之地 据《圣经》讲,上帝指示摩西(Moses)带领犹太人(Jews)从埃及逃出来,并答应指引他们去个新地方,这个地方就是land of promise。当时北美殖民地劳力短缺,各殖民公司和领主常派人到欧洲拉移民,他们把北美殖民地说成是land of opportunities目的是吸引那些绝望的欧洲人移民北美。 indentured servants 契约劳工 契约劳工实际上是“短期奴隶”(temporary slaves),主要盛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当时欧洲很多穷人想移居北美殖民地,但身无分文,不但无钱买船票,而且也无力解决初到时的吃住问题。他们无物可卖,只得出卖“自由”。他们在船长们手中的“卖身”契约(indenture)上签字,船长把他(她)们运到殖民地后,连同契约一起卖给中间人,中间人再领着他们下乡寻找买主。根据契约,他们一般要无偿地给买主干5—7年活,类似奴隶,期满后可获得自由。据估计,有半数早期移民属契约劳工。这种被迫“出卖自由”的苦难经历对美国人的自由观和人权观有很大影响,以至于独立战争中喊出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my death)。 “through the country like a parcel of sheep” “像一群羊一样穿行于乡间” 契约劳工被中间人领着在乡下游来转去,是要寻找买主。船长和中间人都有点像“人口贩子”(human trafficker),但法律允许,当时欧洲的很多穷人也只有这样暂时出卖自由才能被运到美洲殖民地。 one-room cabins made of heavy timber 用大木料盖成的一间通木屋 殖民者的木屋都是面积不大的一间通,用斧头在原木两头砍出凹口,多根原木卡到一块就构成屋子。 plantations 大种植场,大农场 主要在美国南部,这里是个大平原,土地多,一个农场的面积可达数万亩,多用来种植靛蓝槐(indigo)、烟叶(tobacco)、棉花(cotton)和甘蔗(sugar-cane)等,这是南部的经济支柱。也是产生奴隶制的原因之一。 different religious denominations 不同的教派 John Adams 亚当斯 亚当斯(1735—1826),美国第二任总统,生于马萨诸塞,1755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当选为马萨诸塞殖民地众议院议员,1774年前往费城参加13个北美殖民地的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他在第2届大陆会议上提名华盛顿为殖民地军队总司令。1776年参加《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是杰斐逊,但在会议上为宣言作辩护的中心人物是亚当斯。1789年华盛顿当选总统,他为副总统。1796年当选总统,1801年结束总统任期,1826年已重病垂危,但他仍顽强坚持,一直等听到《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纪念钟声响过之后才悄然逝去,终年91岁,他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伟大爱国者。 overt parting of the way 公开分道扬镳,公开决裂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onies and England the governor 总督 英王或业主任命的殖民地长官,代表国王或业主管理殖民地美国独立后汉语译为“州长”。 Peter Zenger 曾格 曾格(1697—1746),纽约印刷商和新闻工作者。1726年自办印刷所(printing house),1733年刊印《纽约新闻周报》(New York Weekly Journal),经常刊登文章批评纽约殖民地总督,总督因此指控他犯了诽谤罪并下令将其逮捕。这一事件在殖民地产生了轰动。原告一方是总督,被告一方是以办报人为代表的舆论,经过长时间的辩论,陪审团(jury)最后宣判曾格无罪。这一事件是美国历史上迈向新闻自由的重要一步,自那以后,人们可以公开批评政府和政府官员而不受迫害。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批评其他“公众人物”(public persons),媒体可以对“公众人物”说三道四而不犯诽谤罪。 on charge of libel 以诽谤罪指控 a counsel for the defence 被告律师 to return a verdict of not guilty 作出无罪判决 freedom of the press 新闻自由 Merilyn Monroe 玛丽莲·梦露 梦露(1926—1962),美国著名的电影明星和美女,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后来一度改演舞台喜剧。1962年服过量安眠药自杀(现已证明是被杀害)。有关她和肯尼迪之间的罗曼传闻不少,新闻界和电影制片人都参加渲染,真假难辨。美国政府和法院可能不愿看到总统的形象受损,肯尼迪家族的人也大力反驳,但谁也无力制止这种传闻,因为肯尼迪曾是政府官员和“公众人物”。 Clinton’s sexual harassment 克林顿的“性骚扰”案 对克林顿总统提起“性骚扰”指控的有几位,其中包括克林顿任阿肯色州长时的政府秘书琼斯(Jones),克林顿还为此被迫向独立检察官(independent counsel)斯塔尔(Stars)作证。琼斯的指控虽因证据不足而被法院拒绝,但对克林顿的声誉损害是明显的。依照美国法律,克林顿不可能控告琼斯犯了诽谤罪。 “active malice” “主动恶意” 依照美国法律,对“揭露”政府官员和其他“公众人物”的言论,不论有无事实根据,只要不是出于“主动恶意”,一律无罪。这就等于宣布:政府官员和其他“公众人物”务必好自为之,不要指望法院保护名誉。要找证据证明一个人的言论是出于“恶意”就够难了,还要再有证据证明是“主动恶意”,就更办不到了,而且美国法院又是不见证据不定案的。因此可以说,对撒布“公众人物”的流言蜚语,美国实行的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Navigation Acts 《航海法》。 英国议会于1651年通过的法律,目的是垄断北美贸易。该法禁止外国商船与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直接进行贸易,同时还规定,北美殖民地卖给英国的货物只能由英国船或北美殖民地的船运输。1660年查理二世复位后又通过一个类似法律,进一步规定殖民地有些产品只能卖给英国,不得外售。 “enumerated articles” “列举的物品” 英国《航海法》中列举出一些重要物品,包括烟叶、生铁、木材和皮革等,规定这些东西只能出售给英国,这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不能接受的垄断行为。 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 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 指18世纪法、英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战争是1756—1763年的战争,又称“七年战争”。由于法国人鼓动一些印第安人也参加对英作战,所以美国史把这次战争称为“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英国当时是海上第一强国,用海军封锁了法国海岸和北美的圣劳伦斯湾,几乎切断了法军的供应,法军的战斗力因而被削弱。1759年9月,法属魁北克殖民地被迫投降。一年后,英军攻占蒙特利尔和整个加拿大,根据1763年2月 10日签订的巴黎条约,法国放弃在北美的一切军事和政治权利,英国因而独占了北美大部。这次战争对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斗争有积极影响:①法国威胁消除后,殖民地不但面积扩大而且也不再需要英国的保护,要求独立的愿望迅速增强;②法国因失败而寻机报复,支持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不但提供军事援助,而且后来还派出自己的海军和陆军参加对英作战。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Peace Treaty of Paris.巴黎和约。 Quartering Act《驻营法案》 Quebec 魁北克 Declaration of Rights and Grievances 权利与申诉宣言 the Sons of Liberty自由之子 Lexington 列克星敦 National Day国庆节 The War of Independence独立战争 22. General Washington.华盛顿将军 23.General Burgoyne伯戈因将军 24.Lake Champlain尚普兰湖 25.Hudson Valley哈德逊河谷 26.Saratoga萨拉托加 27.Burgoyne伯戈因·约 28. Indians as Native Americans 美国土著印第安人 29. Hunter-gatherers from Asia 来自亚洲靠打猎和集野果为食的人 30. Ice Age 冰川时代 新生代第四期,当时欧洲和北美洲北部都为冰川所覆盖。 31.Columbus Discovering the New World (149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European exploration … 欧洲人的探索 克利斯托夫·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新大陆(New World)的发现者。15世纪,由于土耳其人和蒙古人的势力增强,欧洲与远东及南亚的陆上贸易受阻,欧洲人急需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的水路。当时欧洲人已知道地球是圆的,但不知道多大,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于1492年8月3日率领由三艘帆船组成的探险队向西航行,计划经西半球到达印度。经过70天的航行,哥伦布一行于同年10月12日登上中美的一个小岛(圣·萨尔瓦多岛St. Salvador)。哥伦布误以为他到了印度,就把当地的土著人叫做Indians(译作印第安人)。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航行到中美和南美东海岸,但他直到去世也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一块新大陆。由于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美洲的存在,所以在哥伦布发现后,就把它叫做“新大陆”(New World)。 Ferdinand Magellan 费尔南德·麦哲伦 葡萄牙人,第一个绕过南美洲南端完成环球航行的人(1519-1522),南美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Marco Polo’s book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1254-1324),于1271年随父东游,后来到达中国。数年后返回意大利,1928年在威尼斯被俘,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成书后名为《马克·波罗行记》。书中说东方多黄金,引发了欧洲人东进的欲望。 a western sea route to the Far East 往西通向远东的海路 哥伦布正是为寻找这样一条通往东方的海路,才率船队向西横跨大西洋的。 … and the islands were named West Indies … 这些岛屿命名为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是要去印度一带,西班牙人把南亚称作the Indies,所以当他到达中美洲的一些岛屿之后,他就将它们命名为“西印度群岛”。 Amerigo Vespucci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 亚美利哥(1454—1512)是与哥伦布同时代的意大利商人和航海家。他先后四次到达美洲,并确认哥伦布发现的这块土地不是亚洲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单独的新大陆。后来他的名字就被用来命名这块新大陆——America,开始仅指南美洲,后来才把北美洲也包括进去。 the Old World 旧大陆 美洲被发现后得名“新大陆”,在此之前已被欧洲人所知的欧洲大陆成为“旧大陆”(Old World)。很多早期的欧洲移民就是为了摆脱“旧大陆”的苦难而冒险到新大陆New World去寻梦的。 Conflicts Leading to Armed Revolution Sugar Act 《食糖法》(一译《食糖条例》) 英国议会1764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北美殖民地一直从中美进口糖浆(molasses),加工成酒后转卖到欧洲,原来不纳税。《食糖法》规定征收进口税,部分原因是为了偿还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期间英国政府所借的款,但遭殖民地人民反对。为了打击走私逃税行为,英国政府又向殖民地派出了海关人员,这就更加激化了矛盾。 Stamp Act 《印花税法》(一译《印花税条例》) 英国议会于1765年通过,直接目的也是为了增加税收用来偿还战时借款。印花(stamp)是类似邮票样的税票。该法规定,所有商业及法律单据、证件、报纸、书刊、入场券、年历等都必须购买这种税票才合法。这一法律严重地影响了商人、律师和出版商等上层阶级的利益,因此反抗激烈,未能真正执行,1766年被英国议会废除。 Sons of Liberty 自由之子社 1765年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的群众性革命团体,参加者多来自劳动阶层,包括水手、渔民、手工业者、工人和农民,也有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采取暴力行动,捣毁税局、烧毁印花税票、殴打税吏等。“波士顿茶党案”也是他们干的。 “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没有代表权就不交税” 英国自“大宪章”(Great Charter)于1215年出现以后,政府要收税就必须首先征得纳税人的同意(议会是纳税人的代表)。当时不是人人都有选举权,只有具备财产资格并纳税的人才能参加选举,这种规定叫no representation without taxation(不纳税者无权选代表)。当时的英国议会没有殖民地选送的代表,殖民地人民把英国实行的原则倒过来说,就成了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并以此作为拒绝交税的理由。 “Boston Massacre” “波士顿大屠杀”,“波士顿惨案” 1770年3月5日晚,一些小孩向在波士顿税务大楼站岗的英军士兵投掷雪球,后来一些大人也加入进来,并向哨位拥去。站岗的哨兵一时失控,就向人群开枪,不想打死了5个人。这一非预谋的流血事件,使英军在殖民地成了刽子手的代名词,处处遭到反对。 guilty of manslaughter 犯过失杀人罪(非谋杀) Samual Adams 亚当斯 亚当斯(1722—1803)。1740年从哈佛学院毕业马萨诸塞激进派领袖,是最先将争取独立作为斗争目标的领导人之一。“波士顿惨案”后,他带领群众要求英军撤出。1772年他创立了“通讯委员会”,参加了“大陆会议”并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独立后曾任马萨诸塞州州长,1803年病逝。 Committee of Correspondance 通讯委员会 是美国独立斗争中的一个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给报纸写信,交流看法,统一认识,统一斗争行动。 Boston Tea Party 波士顿茶党案 1773年12月16日夜,一批波士顿青年(“自由之子”)在亚当斯的领导下,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到三艘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将船上的300多箱茶叶全部投入海中,史称“波士顿茶党案”,这一事件使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five bills.五项法案。 197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惩罚殖民地的五项法令,以报复倾茶行动。这五项法令是:(1)封锁波士顿港口,直到波士顿赔偿倾茶事件造成的损失;(2)取消马萨诸塞地方自治,由英王、总督管辖之;(3)英军可在殖民地的旅馆及其他公共建筑自由驻扎;(4)英军和官吏在殖民地犯罪,须送回英国审判,而不受当地法律的制裁;(5)公布《魁北克条例》(Quebec Act),规定把俄亥俄以北、宾夕法尼亚以西的大片土地划归英王直辖的殖民地魁北克。殖民地人民把英国政府的这五项法令称为五项不可容忍法令。 12.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 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4年9月5日, 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佐治亚除外),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都是北美殖民地著名的代表人物。10月26日通过了若干决议表明殖民地的立场,要求英王停止对殖民地工商业的压迫、不向殖民地征收重税。 minutemen 民兵 该词由minute+men构成,意为“接通知一分钟即可投入战斗”(to join in fight on a minute’s notice)。 Military Struggle and Final Victory Thomas Gage 托马斯·盖奇(1721—1787) 曾任北美英军总司令,1774—1775年任马萨诸塞军事总督。为了搜查地下弹药库,他命令英军奔袭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从而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不久,盖奇被召回英国,1782年成为英国陆军上将。 Paul Revere 保罗·列维尔,William Dawes 威廉·道斯 以上两个人在波士顿监视英军,并先于英军到达列克星顿起义者报信。 Patrick Henry … His closing words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became the watchword of the revolutionaries. 亨利……他的结束语“不自由,勿宁死”成了革命者的口号。 亨利(173—1799),美国革命时期最杰出的演说家和领袖之一。出生于弗吉尼亚州,从事法律业务,他是1774和1775年大陆会议的代表,他在会议上说:“英国的虐政消灭了我们各个殖民地之间的界线。今后我们已经不是弗吉尼亚人,而是美国人了。”美国独立后,曾任弗吉尼亚州州长,去世前曾发表演讲呼吁美国人民团结。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第二届大陆会议 列克星敦枪声响过之后,殖民地群情激昂,形势紧急。1775年5月,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举行第二届大陆会议,讨论应对措施。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等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决定正式对英宣战,组建一支12000人的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一致推举华盛顿为总司令,并于7月4日通过了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 Independence Hall 独立大厅 在波士顿,因美国的独立宣言在此被通过而得名。 …the English king, George Ⅲ, issued a proclamation declaring the colonies to be in “an open and avowed rebellion.” 英王乔治三世发表文告,宣布殖民地处于“公开和自我承认的叛乱之中”。 这个文告就等于向殖民地宣战,按英美法律,除非平叛,政府是不得用兵镇压本国百姓的。 John Locke’s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约翰·洛克的《有关政府的两篇论文》 …belief in a common human nature 相信共同的人性 相信共同人性就否定了龙生龙,凤生凤的天生高低之分,是承认人生而平等的先决条件。 loyalist 保皇派,效忠者 美国独立战争时这个词被用来指“亲英分子”,“反对独立的分子”。南北战争(内战)时,这个词又被用来指那些出身南方反叛州但却忠于联邦并加入北方反对南方叛乱的人。 official confiscation 官方没收 独立战争时,殖民地的一些反对独立的亲英分子逃往加拿大,他们留下的财产大多被政府没收。独立战争结束后,依照美英签订的条约,这些财产应当归还原所有者。 Marquis de Lafayette 拉菲德侯爵 拉菲德侯爵(1757—1834)是一位法国贵族,他于1777年7月抵达费城参加美国独立战争,被任命为少将,成为华盛顿的首席参谋。1779年返回巴黎,劝说法王路易十六派兵支援北美人民的独立战争。翌年4月返回美国,被任命为军长。1781年7月,参加指挥对英军的围困,同年10月英军司令官康华利(Cornwallis)被迫率军投降,战争结束。拉菲德与华盛顿结下了不渝的友谊,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首都华盛顿有一个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 Cornwallis 康华利 康华利(1738—1805),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人和政治家,尽管他被华盛顿击败,并率英军在弗吉尼亚约克敦向华盛顿投降,但在英国国内仍有很高声望。从美洲返回后又先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和爱尔兰总督等职。 Yorktown 约克敦 弗吉尼亚州的历史城镇,1781年美、法海陆军联合作战,在此迫降英军主力,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 the peace treaty 和平条约 1782年11月30日英国和美国经谈判在巴黎签订了和平条约,即《巴黎和约》(Paris Peace Treaty)。根据条约,英国正式承认十三州脱离英国而独立。除此之外,英国又将阿巴拉契亚山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北起加拿大南界、南至佛罗里达边境的全部土地划归美国所有,所以美国独立后马上面临着如何处理新领土的问题。 Part Two Appearance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and Territorial Expansion America Following Independence
1.Northwest Ordinance.西北法令 2.“Father of the U.S. Constitution”美国宪法之父 3.commander-in-chief 总司令 4.Continental Army大陆军 5.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财政部长 6.Henry Knox 亨利·努克丝 7.Secretary of War 战争部长 8.Edmund Randolph 检察总长 9.the Allegheny Mountains阿利根尼山脉 10.Democratic Republicans民主共和党 11.French Revolution 法国大革命 12.Adam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亚当斯国家历史公园 13.Electoral College 总统选举团 14.“Quasi-War”. 英法短暂冲突 15.Charles Cotesworth Pinckney平克尼 16.Indian Territory印第安准周 17.Treaty of Ghent 《跟特条约》 18.American foreign policy美国外交政策 19.Spanish-American War美西战争 20.far western 美国远西地区的 21.Indian Removal Act《印第安人迁移法案》 22.Creek Indian violent印度溪暴力 23.Seminole Wars塞米诺尔战争 24.“Indian Reservations”印第安保留地 25.American troops美国军地 26.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瓜达卢佩伊达戈条约》 27.the glue of nationhood 民族的纽带 很多国家的民族感是建立在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之上的。美国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推进民族团结时不可能求助于这些东西,这就决定了美国社会必须强调法治、人权、正义和平等,否则社会就会出现分裂。 Ratifying the Constitution Congress of Confederation 联盟国会 是“大陆国会”Continental Congress 的继任者,建立于独立战争后期,基于十三州的自愿联盟,但没有实际权力。。。 Shays’s Rebellion 谢斯起义 178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爆发的农民起义,是由丹尼尔·谢斯Danieal Shays(1747—1825)领导的,谢斯在独立战争中曾任上尉之职,立过战功,战后退伍却生计无着。谢斯带领15000多农民奋起反抗,他们捣毁法院,烧毁税册和债务凭证,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贫困债务人,他们还要求解决土地问题,得到广泛支持。1787年谢斯起义被政府、商人和大农场主共同组织的联合武装镇压下去。谢斯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新独立的各州由此看到,只有统一和共同行动才能解决面临的困难,使这个新生民族免遭崩溃。 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制宪会议 美国制宪会议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罗得岛未派代表出席),会议的主席是乔治·华盛顿。会议原来并不是要制定宪法,而是要修改《同盟宪章》并商讨如何通过协作解决各州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代表们在讨论中发现,不解决统一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困扰各州的共同问题。于是代表们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转而着手制定联邦宪法。由于代表们来出席会议时并未得到各州的制宪授权,所以会议是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门窗关闭,外人不得进人。当时正值盛夏,代表们被关在蒸笼一样的房子里长达三个多月,经过激烈辩论和一再妥协,最后制定出美国联邦宪法。 Constitution Day 宪法日,宪法纪念日 美国的“宪法日”是9月 17日,是“制宪会议”于1787年9月17日通过宪法草案的纪念日。 Federalists 联邦党人 美国早期的政治派别之一,以拥护1787年9月 17日通过的宪法草案支持联邦制而得名。在动员舆论、推动各州批准宪法草案的宣传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联邦党人主张法治,美国从一开始就能确立公允解释并严格执行宪法的惯例,是和联邦党人的早期作用分不开的。在外交事务中,联邦党人主张中立,反对和任何列强结盟。虽然美国只有第一、第二位总统属于联邦党人,但他们对美国政府和政策的影响却很长久。 Anti-federalists 反联邦党人 美国独立后初期出现的松散政治联盟,因反对联邦党及其政策而得名。反联邦党人主张各州应拥有较大权力,要求实行广泛的民主,要求宪法明文写出公民有不可侵犯的权利,严格限制国会与总统的权力。在他们的努力下,联邦党人作出让步,美国通过了宪法的第一项修正案——《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以宪法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的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也是美国个人自由(人权)的最高法律依据,任何有损这种权利和自由的立法企图都违反宪法。反联邦党人后来成为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的核心组成部分,后又改称民主党,因此,反联邦党人也可以说是今日美国民主党的前身。 Alexander Hamilton 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1755—1804),联邦党领袖和代言人,曾任华盛顿的秘书。1787年参加制宪会议,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后被华盛顿任命为财政部长达6年之久。汉密尔顿有雄心大志,目标明确,不怕困难,务实肯干。他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方面对美国都有自己的独特贡献。 Federalist Papers 《联邦党人文丛(集)》 制宪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公布后,在各州引起了争论,有的赞成(Federalists),有的反对(Anti-Federalists)。在此期间(178—1788),联邦党人发表了很多文章,论述美国宪法及共和政体的性质,主要是为了说服纽约州支持和批准宪法。文章对联邦制和拟建的联邦政府各主要部门作了精辟说明,以证明新宪法能克服过去政府的缺陷而又不危及人民的自由。主要作者包括汉密尔顿、麦迪逊等人,这些文章后来汇编出版成书,名为《联邦党人文丛》。 Bill of Rights 《权利法案》(一译(人权法案)。) 这是在反联邦党人的要求下作出的宪法第一项10条修正案,1789年正式提出,1791年完成批准程序并生效,以宪法条文的形式保障人民享有言论、集会、出版。宗教信仰、拥有枪支、不受任意搜查、公正审判等权利。《权利法案》代表了美国人的人权观。 the right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有权不作导致自己被定罪的供词(不自我认罪权) 根据《权利法案》规定,在刑事诉讼中(不包括民事诉讼),被告有权保持沉默(right to silence),有权不供认和坦白罪行。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人权、防止逼供,但也给警方侦破案件增加了很多困难。有人抱怨这一规定助长了罪犯的气焰,美国电影中常见罪犯向警察挑战说:“你没有证据定我有罪。”在“有罪”和“无罪”的争论中,美国法律倾向于“宁可错放一千,也不冤枉一个”。这也是美国人民为保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而要付的代价。 clastic clause 弹性条款 指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该款规定,为行使宪法授予的权力,国会有权制定一切“必要和正当”的法律。由于对“必要和正当”的解释存在“弹性”,即可宽可严,所以这一条款被称作“弹性条款”。但总的倾向是,国会利用这一条款逐步扩大了自己的权力。此外,国会还有“默许权”(acquiescence),凡国会不表示反对的就是可行的。 Washington as the First President Whiskey Rebellion 威士忌反抗 1794年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这里的很多农户造酒出售。1791年联邦政府决定开征威士忌消费税,直接影响这里农民的利益,引起反对。1794年7月,约500名武装农民及其他人员袭击并焚毁税务官的住宅,8月,华盛顿发布公告,命令反抗者息事还乡,并派汉密尔顿(Hamilton,时任财政部长)率联邦军13000人进人闹事地区,反叛者不攻自溃。后数人被审,两人被认定犯有叛国罪,但被总统赦免。威士忌反抗是联邦政府建立后遇到的第一次挑战,联邦政府动用军队平息动乱,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各州的权威,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统一和联邦制。 the broad-interpretation doctrine 广义释宪论 美国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由于只是原则性的条文,所以对如何解释宪法往往有争论。例如,宪法并未授权联邦政府建立银行,但宪法说联邦政府有权采取“必要和正当”(necessary and proper)行动以执行其职权,对“必要和正当”的解释可宽可严。华盛顿依照“广义释宪论”批准建立第一美国银行,却遭到了以杰斐逊为代表的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应当“狭义或严格解释宪法”,反对超出字面意思推延(广义)。“内含权”是指虽无文字表述但却包含在条文之内的权力,如宪法授权联邦政府组建军队,因此联邦政府就有权征召美国人入伍,虽然宪法并未明文授给联邦政府有征兵权。 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 民主共和党 美国建国初期以反联邦党人(Anti-federalists)为骨干建立起来的政党,杰斐逊是主要创始人之一,1829年杰斐逊当选总统后,改称民主党。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哥伦比亚特区 哥伦比亚特区即首都华盛顿区,它不属任何州而直属美国国会。由于美国别处还有用“华盛顿”(Washington)作地名的,所以首都“华盛顿”后边要加D.C.(哥伦比亚特区),以示区别。 “the first man is peace, the first man in war” “和平中的第一人,战争中的第一人” 这是美国人对华盛顿的赞誉。华盛顿因其在建立美国过程中的独特贡献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在美国享有特殊地位。华盛顿是第一个把政府官员称作“公仆”(public servant)的人。在利益集团林立的美国社会,几乎没有哪位总统不受到反对派的嘲讽,几乎人人身上都有“短处”,但华盛顿是例外。在美国没有人敢公开往华盛顿身上抹黑,他的画像都是着装高贵,没有半点裸露,有的作品甚至把他描绘成天使和神(用小写god)。 Washington was a prudent man of good credit. 华盛顿处事谨慎,声誉卓著。 Jefferson and His Era 美国的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和第二位总统亚当斯都属联邦党人,杰斐逊原是反联邦党人,曾在华盛顿政府任国务卿,后因政见不合而辞职,并组建民主共和党。杰斐逊1800年竞选获胜,1801年出任总统。他的宣誓就职,不仅是美国政党之间和平交接政权的开端,也是世界史上的首例,成了当时轰动世界政坛的一大新闻,很多人不相信两个对立的党派能够和平地交接政权。 Presidency 总统任期 presidency一词不加冠词时也表示的意思是总统的职位(the office of president)和任期(the term)。如:“竞选总统”可译为to run for president,这里的president前边不能加冠词the。 frontier farmers 拓荒的农民 在美国历史上,frontier指靠近边疆的未开发区,在美国英语里这些地方也近似 wild land,到这里开荒种地的人被称作frontier farmers,也称frontiersmen。 American people’s national sense 美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The Purchase of Louisiana 购买路易斯安那 The Second War with England (1812) Virginia Dynasty 弗吉尼亚王朝 指美国历史上1801—1825年的24年。这期间的三位总统分别是杰斐逊、麦迪逊和门罗。杰斐逊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麦迪逊领导了第二次美英战争,门罗提出了有深远影响的“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他们三位都是民主共和党人(民主党的前身),观点和执行的政策相近,都是能力很强并行为果敢的总统,而且都来自弗吉尼亚,私人关系甚好。因此,他们前后相连的24年任期被有些人称为“弗吉尼亚王朝”。 The conscription of American seamen by the British Navy 英国海军强抓美国海员服役 barefaced piracy 赤裸裸的海盗行为 Military Actions 军事行动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星条旗》 美国国歌词,美国诗人弗朗西斯(Francis Scott Key)作于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1814年9月12日夜,英海军炮击美国巴尔的摩港口,美守军不畏强大的英国海军而英勇还击,坚守阵地。被困在英国军舰上的美国诗人弗朗西斯目睹了战争过程,看到在重炮轰击之下美国国旗仍高高飘扬在巴尔的摩港,强烈的爱国激情使他写下了这一不朽诗篇,1931年被正式定为美国国歌词。 “ Era of Good Feeling “好感情时代” 指第二次美英战争后的一段时间,这次战争进一步加强了美国人的统一和团结,向西扩展领土的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缓解了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社会和谐,因此这一段时间也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好感情时代”。但反对者也有人把它称作“坏感情时代”(Era of Bad Feeling)。 the Monroe Doctrine (1823) 门罗主义 门罗(1758—1831),美国第五任总统(1817—1825),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后当选参议员。1794年华盛顿任命他为驻法公使,后年当选弗吉尼亚州州长,1811年麦迪逊总统任命他为国务卿。1816年当选总统,1823年他在送交国会的总统国情咨文中阐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则,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门罗羊义”。其要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America for Americans)。”美国不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作为交换,美国也保证不介入欧洲纠纷和冲突。“门罗主义”表明美国在外交上仍推行“孤立主义”,同时企图把美洲变成自己的“后院”(backyard)。 9. “America for Americans”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这是由门罗主义衍生出的口号,也是对门罗主义实质的概括。门罗主义实际上是要把美洲变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或“后院”,不许别国插手美洲事务。 Jackson and Spoils System 杰克逊和“分肥制” Andrew Jackson 安德鲁·杰克逊(1767-1845) 美国第七任总统(1829—1837),民主党人。杰克逊生于南卡罗来纳州,自幼失去父母,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曾在独立战争中服役。美国独立后取得律师资格并从事土地买卖,一时腰缠万贯,一时又负债累累。后迁往田纳西州并当选国会议员。1812年率军参加第二次美英战争,1815年在新奥尔良战役中重创英军,名声大震。1829年当选美国总统,1837年离职。 杰克逊在任总统期间,大量任用自己的支持者作为酬谢,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分肥制”(谁胜了,谁得利)。他还积极支持美国的领土扩张,驱赶印第安人,承认得克萨斯脱离 墨西哥独立,这为美国后来吞并得克萨斯做好了准备。 杰克逊崇尚冒险,强悍好斗,代表了边民粗犷的一面,受到边民和中下层的欢迎,但上层人士不认为他是一位民主制好总统。 “King Andrew” “安德鲁国王” 安德鲁·杰克逊自恃有广大边民和中、下层民主派的支持,做事果敢,甚至有点专制,集大权于自己手中,任用亲信,因此被一些人称为“安德鲁国王”。 Jackson stood for the westward movement … 杰克逊支持向西部扩张…… champion of the frontiersmen 边民利益的捍卫者 Jacksonian burly-hurly 杰克逊式的喧闹 杰克逊在很大程度上是边民和劳动者的代表,这些人文化不高,粗犷豪放,直来直去,不喜欢文质彬彬的绅士架式,举行庆典聚会时往往大喊大叫。杰克逊的就职典礼人声嘈杂一片,他的白宫招待会也往往有很多不请自到的农民来凑热闹,喊声叫声不绝于耳,这种场面被有些人称为“杰克逊式的喧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早期社会的民主和平等状况,与欧洲的上流社会的不同。 spoils system 分肥制, to the victor belonged the spoils 战利品归胜利者 杰克逊的“分肥制”是指他把重要公职都委任给帮他获得竞选胜利的支持者,而不管其能力大小,和人们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类似。他认为在竞选中获胜的一方有权独占胜利成果(spoils)。 杰克逊本人没有受多少正规教育,而且很早就丧失父母。像许多边民一样,他认为政府官员的职责很简单,任何一个诚实的劳动者都可以胜任,他出任总统后就推行“分肥制”并任用了很多没有从政经验的人为官员。他的“分肥制”虽是政党政治的产物,但之所以能公开提出来,也是因为美国人崇尚平等,很多人认为当官的事人人都会干。没有这种土壤他也不敢公开提出“分肥制”。 “kitchen cabinet” “厨房内阁” 由密友和智囊人物组成的顾问小团体,成员并不一定都是政府高官,主要任务是为总统出谋划策。这里的厨房是指吃饭用的地方,开会时边吃边谈,表示关系亲密而不拘礼仪。由于杰克逊任命的官员多缺乏从政经验,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他只得依靠自己另组的“厨房内阁”帮助。 reservations 保留地(政府划给印第安人的领地) 美国政府给印第安人划出一些保留地,同时规定他们不得越出保留地再多占土地,其他人也不得购买或抢夺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以免印第安人消失。 Mexican War and Its Results (1846—1848) Moses Austin 莫西·奥斯丁 第一个开发得克萨斯的美国人,现在美国的奥斯丁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Manifest Destiny 天命说 认为美国的独立和领土扩张是完全合法的,美国人有义务传播民主,这是上天之命。 disputed border region 有争议的边境领土 争夺有争议的边境领土只是墨西哥战争的导火线,根本原因是美国吞并了得克萨斯,墨西哥咽不下这粒苦果。美国吞并得克萨斯后,还要继续西扩,领土纠纷使两国最终刀兵相见。墨西哥不是美国的对手,很快就被打败,只得把更多的土地“卖”给美国。现在有些在美国的墨西哥非法移民,还时不时用这段历史将美国人的军:“你们过去拿走了我们的领土,我们就有权进来,不叫非法。”所以美国政府对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也不便大肆遣返。 Opportunities and Adventures whaling industry 捕鲸业 捕鱼曾是美国新英格兰的重要产业之一,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捕鲸船大量增加。当时还没有巴拿马运河,沿美洲东海岸南下,再绕过南美南端进入太平洋捕鲸,一去就是数年数月,凶险很多,但很多美国青年人都争着加入捕鲸行列,表现了当时美国人为发财而不怕冒险的精神。 Mark Twain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25—1910),美国最孚众望的幽默小说家,成长于密西西比河岸。他的第一部成名之作《汤姆·索亚历险记》于1876年问世,叙述了当时美国儿童的顽皮生活经历。1885年发表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名垂青史之作。马克·吐温的作品表现了美国人直言不讳,语言通俗、幽默的特点,对人类既有无奈的鄙视又有真诚的热爱。马克·吐温的作品以美国社会状况为其背景的,他的作品生动地表现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性格,所以很受读者热爱,经久不衰。 Squatting 非法抢占土地 从理论上讲,西部是美国领土,不经政府批准任何人无权侵占,但当时的边民无视这一规定,谁先占住算谁的,法不治众。 steamboat 蒸汽船 用蒸汽机推动的船,起初是在船的两侧装上大轮,蒸汽机带动大轮转动起船桨的作用,虽很笨重,但比人力和风力更可靠。美国的蒸汽船约出现于1815年,马克·吐温就处在蒸汽船时代。 Erie Canal 伊利运河 是一条连接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和哈得孙河的运河,开挖于1817年,曾是美国历史上运输最忙的一条河。它把中西部(Midwest)、大湖区、哈得孙河(Hudson River)和纽约连在了一起。 Part Three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and After the Civil War The Beginning of Negro Slavery 黑奴制的起源 unwilling black newcomers 非自愿的黑人移民 由于黑人是被强行贩卖进来的,所以美国有些书中也把他们称作“非自愿移民”(unwilling immigrants),这比用salve这个字更委婉些。 Life of the Black Slaves 黑奴的生活 overseer 管家 农场主并不常住在农场,奴隶及农田耕种一般是交给“管家”具体负责,只有白人才有资格被奴隶主聘用为“管家”(或叫总管)。 Roots 《根》 美国著名小说,作者为阿历克斯·哈利(Alex Haley)说叙述了一个美国黑人祖祖辈辈的家世,包括在非洲的家世和被贩卖到美国后的经历,描写了南部黑奴的生活状况。 Conflicts Arising from Slavery 黑奴制引起的冲突 slave-holding states 蓄奴州,实行奴隶制的州 Uncle Tom’s Cabin 《汤姆叔叔的小屋》 又译《黑奴吁天录》。美国女作家H. B.斯托(1811-1896)所著的一部流传甚广的反奴隶制小说。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汤姆,一个信奉基督教且品德高尚的奴隶。他被卖给一个名叫西蒙·辛格里的道德堕落的种植园主,受尽了不白之冤。该书是当时最流行的一部小说,揭示了奴隶制对北方人和南方人产生的恶劣影响。在媒体还不发达的当时,这本书对唤起全国人民反对蓄奴制起了很大作用,间接地促成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John Brown 约翰·布朗(1800—1859),美国废奴主义者的领袖。布朗出身农民,是一位白人,曾积极参加“地下铁道”的活动。1859年10月16日,他率领一些追随者(followers)袭击弗吉尼亚州的哈琅兹渡口,占领了联邦政府设在那里的军火库,并准备策动奴隶起义,后被弗吉尼亚州长调来的武装人员所包围,布朗和其他起义者血战两昼夜,被迫投降,后以叛乱罪受审,处绞刑。布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为废奴而英勇斗争的高尚品质教育了许多人,加速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 Abraham Lincoln Abraham Lincoln 林肯(1809——1865) 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也是第一位共和党总统。生于肯塔基州的边民家庭,9岁丧母,家庭极为贫困,只上过大约一年小学,全靠自学成才。林肯21岁离家独立生活,当过工人、水手、店员、乡间邮递员、土地测量员等。迁往伊利诺州后,于1836年开始从事律师业。后当选该州的国会议员,反对墨西哥战争。1856年加人共和党,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次年4月12日内战爆发。1863年1月1日颁布《解放宣言》解放奴隶,1864年连任总统,1865年 4月14日遇刺,15日凌晨逝世。 林肯出身下层,了解广大劳动者的要求,他乐观坚强,诚实可信,讲话简朴明白,很受选民的欢迎,被称为“诚实的亚伯”(Honest Abe)。林肯是第一位人主白宫的幽默家,爱讲故事。这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借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一本《圣经》读了无数遍,所以他言必《圣经》。林肯对人诚恳宽容,任总统后待人平等,什么逆耳之言都能听,一些人因他出身低微对其不礼貌,其中有的还是他的直属下级,但他都不计较,仍然量才用人。他是美国历史上四位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popular votes cast 所投的选民票 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Confederacy) 美利坚联盟国(南部联盟) 这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脱离联邦的南方11个州所组成的“国家”名称。林肯当选总统(1860)的消息公布后,远南方(Deep South)的 7个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接着,南方的另外4个州也加入了联盟,并成立了联盟政府,首都是推选大奴隶主杰斐逊·戴维斯(Davis)为总统。诸州联盟的主要职责是招兵和建立武装,经过4年内战,南部联盟于1865年4月瓦解。 Military Contest in the Civil War Fort Sumter 萨姆特堡 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大西洋岸边,是联邦政府军驻守的一个要塞岛。南方要求联邦军撤离,遭到拒绝。1861年4月12日南部联盟炮击该要塞,联邦军还击,标志着内战正式开始。两天后守岛联邦军被迫投降,要塞陷落。因此说,美国内战是南部联盟打的第一枪。 Jefferson Davis 戴维斯(1808——1889) 美国南方联盟(1786—1865)惟一的一位总统。1828年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参加了对墨西哥的战争,后当选参议员,1853年被皮尔斯总统任命为陆军部长。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联盟大会选举他担任临时总统,1861年2月18日举行就职仪式。4年后南方失败,1865年5月被俘,两年后获释,未定任何罪。后来他在田纳西州一家保险公司担任董事长,1877年退休。著有《联盟政府兴衰史》。 the Confederate army 联盟军 美国内战时的南军穿灰色军装(grey),联邦军的军服是蓝色(blue),阅读有关美国内战的书时可依此作出区分。 The loyal Midwest 忠于联邦的中西部 中西部是美国的粮仓,内战时忠于联邦,北方军粮无问题。南方到战争后期军粮几乎断供,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and Final Victory “last shriek on the retreat” “退却时的最后一声高喊” 是否和何时宣布解放南方黑奴,这对林肯来说是个困难决定,时机选择不好将会弊大于利。当时很多北方人支持战争是为了保卫联邦,他们并未要求立刻废奴,他们可能同意给黑奴自由,但并不一定支持总统一声令下就废奴,何况林肯也不具有这样的宪法授权。如果林肯择时不当,反对者会说这是林肯打不赢南方,在从原立场(保卫联邦)退却时发出的最后一声虚张声势的高喊。其后果可能是南方士气大振,北方分裂。所以林肯是在北方胜利的曙光出现后,才以战时命令的形式宣布解放南方叛乱州的黑奴。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解放宣言》 又译《解放黑奴宣言》,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发布的解放南方叛乱州黑奴的战时法令,,自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但不包括未参加叛乱的州。这样联邦府的作战目的(objective)就由一个(保卫联邦)变为两个(保卫联邦和解放南方黑奴)。1865年通过的第13条宪法修正案,正式批准废除奴隶制,自由平等的思想在美国又增加了新的活力。 Grant 格兰特 格兰特(1822—1885),美国西部边民中产生出的又一位英雄。南北战争爆发初期任团长,因战功卓著于1864年晋升为中将,被林肯任命为联邦军总指挥。他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敢作敢为、刚毅强悍和为正义而战的品质,都与美国边民的性格有关。在格兰特的打击下,南军于 1865年4月被迫投降。格兰特因战功名声大震,于1869年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获胜人主白宫,年仅47岁,1872年再次当选连任。格兰特离开白宫后没有退休金,曾试图以经商为生,但只赔不赚,几乎衣食无着。后国会念其军功,恢复其军籍,格兰特才有了生活来源,1885年回忆录刚完稿就去世了。 Appomattox 阿波马托克斯 1865年4月9日南军司令李将军在Appomattox城向格兰特“无条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据说格兰特是第一个要求对手“无条件投降”的人,也是这个术语的发明人。根据格兰特的命令,投降仪式不得奏乐、不得欢呼胜利,南军士兵在一片静寂中放下武器后,就可以返家了,有马的骑马,没马的步行。格兰特认为南北战争是兄弟之间的误会,不是敌对双方之间的战争,因此也就没有战犯。战后南方州也建有烈士陵园,纪念南方阵亡将士。 Lincoln’s Death and American Concept of A Hero Russell Lowell 洛威尔 洛威尔(181—1891),美国诗人、评论家、外交家,为美文坛的一代名人。他于183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早年就写文章宣传废奴思想,后任哈佛大学教授达20年,也曾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和驻英大使。 Lincoln Memorial 林肯纪念堂 在首都华盛顿,朝南面向“沉思湖”(Reflecting Pool)近。 Gettysburg Address 《葛底斯堡演说》 这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演说。1863年7月2日至3日,美国内战中的南、北军在葛底斯堡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激战,双方损失惨重,南军受重创后被迫撤退,内战局面从此改观。国会决定把该战场建为国家公墓,林肯在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这篇演说。这极其简短的演说后来却得到广泛的传诵,被公认为不朽的范文和杰出的散文诗。林肯在这次讲演中提出了政府应是“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观点,后来也被广泛传播于世。 Effect of the Civil War 1.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第14和第15项宪法修正案 美国国会分别于1866年6月和1870年3月通过,修正案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已归化并遵守美国法律的人,都是美国公民,都享有平等权利。这就正式宣布了黑人与白人的平等地位。 Ku Klux Klan 三K党 三K党是一个奉行种族主义的组织,其成员为白人至上主义者,反对给黑人以平等权利。南北战争结束后,由南部的奴隶主和种植园主于1866年5月在田纳西州的柏拉斯凯城组成,专门对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黑人进行威胁、拷打和私刑处死。党旗为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黑龙,党徒姓名严守秘密,集合时身穿蒙头的白色和黑色长袍,在美国各地设有支部。 black ghettos 黑人聚集区 直到20世纪6O年代,南方各州多数地方仍实行“种族隔离”制(racial segregation),黑人只能住黑人区(black ghettos, 或叫all-black areas),不得住在白人区。民权运动最终迫使联邦政府废除了一切形式的种族隔离。 Situation after the Civil War program of Reconstruction 重建计划 从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到1877年的一段为重建时期,要解决的是南部11州重新加入联邦所引起的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1867年国会通过《重建法案》,把南方尚未归返联邦的10个州(田纳西州在1866年已归返联邦)分为5个区,实行军管。在1868—1870年间,这些州陆续归返联邦,新成立的州政府一般均由共和党控制。南方白人一直进行对抗,并建立各种秘密恐怖组织,如三K党等。到1877年联邦军队最后全部撤出后,民主党人又在南部各州重新控制了政权。 carpet-baggers 大袋党 内战后南方重建期间(reconstruction),联邦政府从北方派去了很多人员,其中一些人借“重建”之名大肆谋利,被当地人称作“大袋党”,意思是“北佬”到南方来时带个大袋子,就是要装东西,就是要搜刮。 Westerns 西部影片、小说或广播故事 泛指取材于19世纪下半叶美国西部的文学作品。美国内战后,出现了向西部迁移的新高潮,南北军的退伍官兵、失去了奴隶的南部白人、不满东部生活的人及新移民,大量拥入“荒野的西部”寻梦。这些人就是“探宝者”(explorers)、”边农”(frontier farmers)和“牛仔”(cowboys),他们在西部的冒险经历和奋斗过程,后来就成了美国“西部文化”(Westerns)的素材。牛仔的形象代表了美国人的英雄观,也代表了美国人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呼唤。影视中的牛仔,脖子上都有个围巾,是用来挡风沙、遮阳和擦汗的。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ivil war“dramatized in a single stroke the changes that had begun to take place during the preceding 20 or 30 years”. 内战“戏剧般地一举完成了前二三十年中开始发生的变化” 内战对美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to establish the unified domestic market and enlarged the supply of free labor … 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并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供应。 Alexander Graham Bell 格拉汉姆·贝尔(1847—1922) 美国大发明家,出生于英国爱丁堡,主要靠自学和家庭教育成才。1864年开始研究声学,1873年担任波士顿大学教授。他除发明了电报和电话外,还从事多项其他研究,获专利十数种。他的研究重点在基础理论,当时的科技条件还不能使其实现,但他的丰富想象和观念今天仍被科技界所利用。 The alternating-current motor and the transformer 交流电动机和变压器 commercial farmers 从事商品农业的农民 美国农民生产的目的是出售农产品并获得利润。传统农业可称为“生存农业”(subsistence farming),是为养家糊口而种地,也是“自给自足”的农业(self-sufficient farming)。 reaper-thresher manure spreaders, automatic wire binders 收割脱粒机,撒粪(肥)机,自动打捆机 Morrill Land-Grant College Act 《莫里尔土地赠与学院法案》 也叫《莫里尔公地助学法》,该法案(1862年通过)因其倡导者佛蒙特国会议员J. S. 莫里忽而得名。法案规定向每位代表该州的国会议员拨出三万英亩联邦土地,土地出卖后,所得款项用于资助建学校,以传授“农业和农机技术”。法案还要求土地赠与学院(Land-Grant College)将军事训练包括在课程内。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大学等都是著名的土地赠与学院。随着第二个莫里尔法案的通过(1890),国会开始经常拨款资助这些土地赠与学院。外国留学生在挑选美国大学时,如果发现某大学在其简介中说自己是“土地赠与学院”,就说明该校是有相当长历史的公助学校。 Appearance of Monopoly Businesses vertical integration 垂直联合 这是指原料生产者、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联合。 Standard Oil Company 美孚石油公司 美国第一个托拉斯垄断企业,1870年由洛克菲勒创建,1882年洛克菲勒与另外39家石油公司协议建立大型托拉斯(trust),从而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石油生产与提炼(refining)。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命令该公司解散,分解为33家互不从属的独立公司,以保障市场竞争。 John D. Rockefeller 约翰·D·洛克菲勒 简称老约翰(183—1937),是洛克菲勒财团的奠基人,美国实业家和慈善家孚。1870年与人办办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到1882年几乎垄断美国整个石油业。1891年洛克菲勒捐款建立芝加哥大学,还建立了一些大的慈善机构,生前赠款合计5亿美元,到1955年,他和他儿子的捐款总数已达25亿美元(约等于现在300亿美元)。在纽约建有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re)。 Andrew Carneg1e 安德鲁·卡内基 卡内基(1835—1919),美国钢铁企业家、慈善家,1848年自苏格兰移民美国,起初在纱厂当工人,1873年开始搞炼钢,1888年已经管理一家大型钢厂,附有煤田、铁矿、680千米长的铁路和内湖轮船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并入美国钢铁公司,卡内基退休后致力于慈善事业,为英、美等国的一些学校和图书馆提供经费,捐款兴办一些基金会。 Western Union(Telegraph Company) 西部联合电报公司 1851年由纽约和密西西比电报公司建立,在获得若干条专用线路后,于 1856年改组成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该公司现在是1969年成立的西部联合公司(Western Union Corporation)的主要子公司。 the Bell Telephone System 贝尔电话系统 美国主要的电话网之一。其附属机构有:管材制造商西方电气公司、研究和试验机构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以及其他部门和子公司。 the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AT&T)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其为全世界资产最大的电信公司,总部在纽约市1978年资产就已超过1000亿美元,是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它经营的电话业务占美国全部电话业务的80%以上,在美国约1700家独立的电话公司中,它的长途电话业务占有98%左右。该公司所控制的分公司包括:1. 西方电气公司;2. 贝尔实验室;3. 长途电话部;4. 二十四家地区性业务公司。 the New York Central System (NYC) 纽约中央铁路公司 1853年建立,在此之后的30多年间又多次合并其他铁路公司,使其铁路总长度发展到16000千米,包括从纽约至波士顿、蒙特利尔、芝加哥和圣路易斯等地的铁路。 the United Pacific Railroad Company 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 拥有连接太平洋沿岸各州的铁路,依国会1862年通过之法律建立。该公司经营的铁路横贯西部13个州,货运收入主要来自谷物、煤、食品、木材、化学品的运输。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铁路公司之一。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中太平洋铁路公司 加利福尼亚四巨商于1861年创办的一家铁路公司,曾负责修筑第一条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线的2900千米路线,1862年国会授权该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建筑和经营这条横贯大陆线。东、西两线于1869年5月10日在犹他州普罗蒙特里市接通,前后历时逾6年。1954年该公司改名为南太平洋公司。 J.P. Morgan 约翰·摩根(1837-1913) 美国金融家和工业组织家。摩根在南北战争时期出售军火,靠股票投机、垄断铁路和钢铁工业起家。他改组了几条重要的铁路线,组建了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20世纪初成为美国金融和经济圈的霸主。 So many panicky investors stated to cash government bonds that … gold reserves was half gone. 太多的投资人把政府债券兑现,以至于……黄金储备减少了一半。(人们不再相信政府债券) Banks refused to cash checks and coins of all kinds vanished from circulation. … Morgan promised to arrange a private loan and personally guarantee the solvency of the U.S. Treasury. 银行拒绝兑现支票,各种金属币从流通领域消失……摩根承诺向政府提供私人贷款,并对美国财政部的支付能力给予担保。 一个人替美国财政部担保,可见其信誉之高和富有。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nopoly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晋升的机会 mass-transit system 大众运输系统 As big owners of cargo, monopoly businesses could get a rebate from railroad companies. 作大货主,垄断公司可以从铁路公司得到回扣。 price discrimination 价格歧视 realistic novels or “literature of exposure” 现实主义小说,或叫“暴露文学” 美国历史上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粗鄙实利主义和政治腐败时期,导致了暴露文学的出现。这种小说重在揭露阴暗面,小说以许多当时的显赫人物,如贪婪的工业家和腐败的政治家为角色,并对他们加以揭露和讽刺。 Frank Norris 诺里斯(1870—1902) 美国小说家,其作品促进了美国自然主义(naturalism)流派的形成。曾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章鱼》(Octopus)是他计划写作的三部曲《小麦史诗》中的第一部,1901年问世,以象征主义的大胆手法,描写了加利福尼亚的小麦种植业以及农场主同铁路公司的斗争。《陷测》(The Pit)发表于1903年,是有关芝加哥交易会中小麦投机的情况,诺里斯是追随左拉和自然主义流派的榜样,强调遗传和环境在人生中起决定性作用。 Lincoln Steffens 斯蒂芬斯(1866—1936) 美国新闻记者、政治哲学家。罗斯福所称的“粪耙子”或叫“黑幕揭发者”(muck rakers)中的一位重要作家。就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到1901年,他在纽约报界已工作9年,发现了企业家为谋取特权而收买政治家的大量证据,开始发表有影响的文章进行揭露,后来这些文章于1906年汇编成《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ies)。 Social Reform During Industrialization progressivism 进步主义(要求进行社会改革以实现社会公正的原则) Federal Reserve Bank 联邦储备银行 the Populist 民权党 19世纪后期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农业改革者组建的政治联盟,主张实现广泛的经济、政治、立法改革,以促进农民的利益。1872年平民党正式成立,要求通过自由铸造银币增加货币流通量,主张实行分级税制,铁路国有化,降低关税,直接选举联邦参议员,扩大政治民主,改善农民的处境。 laissez-fair 自由放任主义 主张政府尽量不干涉个人和社会经济事务的一种政策。英国经济学家J. S. 穆勒认为,个人在寻求本人所企求的目的中,就能为其本人所处的社会取得最好的成效,国家的职责在于维护秩序和安全,而不要干预个人在寻求自己既定目标时所具有的主动性。自由放任主义是西方的一种经济原理,也是一种政治原理。 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也称《谢尔曼法令》,是美国国会为反对垄断、保护竞争而于1890年通过第一个立法,以国会中财政改革家谢尔曼(1823—1900)的姓名冠名。该法的核心是:宣布一切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的企业合并为非法,一切垄断美国一部分贸易或商业的行为都被视为非法。与此有关的案件由联邦法院裁决,由司法部强制执行。 Woodrow Wilson 伍得罗·威尔逊(1854—1924) 美国第28任总统(1913—1921),民主党人。1879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02年任该校校长,1905年推行加强师生联系的导师制,后为其他高等学校采用。1912年当选总统后促使国会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降低关税税率;实施联邦储备法;设立联邦贸易委员会,通过反托拉斯法等。1918年提出保障世界“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十四点方案,倡议建立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企图使美国成为世界“新秩序”的领导。1920年12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Federal Reserve Rank 联邦储备银行 根据国会1913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而设立的联邦银行,类似别国的中央行银行,共分为12家分行,分别设在全国各地,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其主要手段有:(l)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影响货币的供应量;(2)变动贴现率(discount rate),调节金融市场的货币供应;(3)改变法定存款储备金比率,影响货币供应量。联邦储备银行由9人组成的董事会管理,6位董事由会员银行推选,3位由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任命。 Federal Reserve Board 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 负责确定会员银行法定准备金的百分比,校定12家联邦储备银行所规定的贴现率(利率),审核储备银行预算。该管理委员会有7人组成。 Theodore Roosevelt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 美国第26任总统(1901—1909),是一位对美国政治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1901年麦金利总统遇刺身亡后继任总统。任内最大成就是执行了资源保护政策。在外交方面奉行“大棒政策”(“Big Stick Policy”),他主张“说话和气,但要手持大棒”,其意思是在外交上要先礼后兵,但必须有武力作为后盾。1903年美国从哥伦比亚摸得巴拿马运河区,1906年在古巴组织临时政府,都和武力分不开。在国内问题上,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罗斯福推行改革为联邦政府注入了新精神,为解决许多现代社会问题奠定了基础。 Imperialist Foreign Policy and War with Spain War with Spain 关西战争 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发动的战争。古巴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美国的支持下,古巴发起了独立斗争,西班牙随即派兵镇压。1898年4月25日美国借口美舰“缅因”号(Maine)在古巴哈瓦那港被炸沉,对西班牙宣战。在美西战争中,美国利用其海军优势,迅速击败西班牙舰队,并派军队在古巴登陆作战,战争历时10周,以西班牙失败而结束。12月美、西在巴黎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西班牙将波多黎各(Puerto Rico)、关岛(Guam)及菲律宾群岛(Philippines)转让给美国;美国为得到菲律宾群岛,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 Joseph Pulitzer 约瑟夫·普利策 普利策(184—1911),美国著名的报业界巨头,社会改革家,捐款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1912),设立普利策奖金。自1917年起每年将奖金授予小说、诗歌、传记、历史。戏剧、音乐及各类报刊作品方面的杰出作家。 Teller Amendent 特列尔修正案(美国国会1898年通过,这项修正案禁止美国吞并古巴。) Guantanamo 关塔那摩(湾) 加勒比海一海湾,在古巴东南部,为世界最大、屏障最佳的海湾之一,战略地位重要。根据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的一项条约,美国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大型海军基地,后又增建要塞和机场,现仍为美军所占。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由鸦片问题引起,故称鸦片战争。战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1839年6月,林下令在虎门当众销毁没收的2万余箱鸦片。1840年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在英国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Open Door doctrine 门户开放主义 … and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territorial and administrative” integrity 保持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Yihetuan or “Society of Righteousness and Harmony” 义和团(音译和义译) the Eight-Power Alliance 八国联军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组成的侵华联军,由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列强借口清政府“排外”和杀害教士,联合进攻中国,1900年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后又分别侵人山海关、张家口、保定等地。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 the Boxers’ Uprising 义和团起义 1900年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从1898年。起,山东人民以民间义和拳为基础,汇成义和团反帝洪流。货出“扶清灭洋”口号,至四899年在京、津和北方地区形成浩大。声势。1900年6月八国联军人侵中国,8月攻人北京。在八国联军10万兵力疯狂进攻和清政府出卖和镇压下,义和团终于失败。 Boxer Protocol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Part Four America During and After World War I 1. Serbia 塞尔维亚 2. Immigration Act of 1924 《1924年移民法案》 3. October Revolution十月革命 4. Good Neighbor Policy”.睦邻政策 World War Ⅰ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这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主要战场在欧洲,以同盟国失败告终,历时4年多,有38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约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伤残,估计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Germany and Austria-Hungary 德奥匈联盟 1882年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三国在维也纳(Vienna)缔结军事同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Triple Alliance,战争爆发后,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变成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联盟,也叫“中部联盟”(Central Powers)。 The Allies 协约国 是英、法、俄三国为对抗德、意、奥而建立三国协约Triple Entente,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中国等也先后加人“协约国”,“三国协约”后来改称为 Associated Powers,也叫the Allies。 America Entering the War(1917) submarine warfare 潜艇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surface force)不及英国的强大,因此主要靠潜艇攻击协约国的船舰,但水下攻击很容易误伤中立国船只。 British liner Lusitania 英国班轮“卢西塔尼亚”号船 该轮在从纽约驶往英国利物浦的途中,于1915年5月7日下午被德潜艇击中沉人海底,1198人葬身大海,其中有128人为美国公民。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普遍义愤,公众一下子由反对参战转向要求参战,但美国政府这时仍未下决心参战,因此又拖了近两年才对德宣战。 the Zimmerman Note 齐默尔曼照会。 齐默尔曼(1886—194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外交部长,他试图策划墨西哥和日本向美国宣战,以阻止美国进人欧洲战场。在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中他要求公使向墨西哥总统建议:墨西哥立即与日本结盟,德国支持墨西哥收回美墨战争(1846—1848)后墨西哥被迫出让给美国的土地。这份密电被美国海军截获并破译。1917年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电文,美国朝野被激怒,5周后美国对德宣战。 ghetto neighborhood 黑人区 submarine-infested Atlantic 充满潜艇侵扰的大西洋 America and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美国和《凡尔赛条约》 “Fourteen Points” “十四点方案(原则)” 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为战后建立“公正和持久和平”所提出的原则,也是巴黎和会争论的焦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举行公开谈判,反对秘密外交,领海之外航行自由,建立平等的国际贸易,缩减各国军备,公正处理殖民地纠纷,建立国际联盟等。十四点方案是按美国要求处理世界事务的一个例子,也是在全世界推行“美国化”的一次努力,但由于英、法等国反对,未能如愿。 League of Nations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建议组建的国际组织,有44个国家参加,总部在日内瓦,但美国国会没有批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在阻止德、意、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方面未取得任何成效,因而信誉扫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止活动。1945年联合国成立,国际联盟随之消失。 American after the War and Red Scare “Red Scare” “红色恐怖” 布尔什维克于 1917年在俄国建立红色政权,并于1919年成立了“第三国际”(the Third International)以促发世界革命。为防止苏联十月革命可能对美国产生任何影响,美国的上层极右分子就散布“红色恐怖”论,并以此为借口迫害持不同政见者,有些地方甚至对学校教材也实行检查,禁止讲授与《圣经》相抵触的内容。 a dozen or more mail bombs 十几个邮包炸弹 … the Prohibition Party 禁酒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节约粮食,美国曾实行了战时临时性的禁酒法。受清教主义的影响(提倡节俭,反对挥霍浪费),1919年10月28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除医药用途外,禁止制造、运输和贩卖一切含酒精的饮料。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为刺激消费,该法被废除。美国现在的法律仍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含酒精的饮料。禁酒法反映美国人的理想主义。 Washington Conference 华盛顿会议 1921年12月和1922年2月在华盛顿举行,分别签订了几个国际协定。其中有《四国公约》,英、美、法、日互相保证太平洋上的岛屿领地不受侵犯。《五国公约》规定,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6:1.6。《九国公约》同时确认中国为独立主权国,领土完整应受到各国尊重,中国实行门户开放(Open Door),所有国家在华机会均等。华盛顿会议是美国要做世界领袖的又一次努力。日本后来自食其言,退出条约并发动战争。 The Nine-Power Treaty 《九国公约》 历史上,美国对华政策的原则是“门户开放”(Open Door Doctrine)。 Immigration Quota Law 《移民配额法》 美国国会1921年通过的法律,旨在限制进入美国的移民人数。根据该法案,每年允许入境的移民总数,要根据各国1920年已在美国的移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到各国,但禁止中国移民入境。这是一个带有种族歧视性质的法案。 Industrial Progress various household appliances 各种家用电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开始大量使用家用电器,这使妇女解放运动进人了一个新时代。 Americans’ purchasing power 美国人的购买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人的平均年收人大约是25000美元,不及当时中国的一名大学教授收人高。 New Culture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s 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 主张严格按照《圣经》的文字理解上帝教导,反对用新观点解释《圣经》,不承认类似猴变人之类的新理论。这些人实际上是要捍卫传统文化。 Postwar America made them feel alienated and rootless. 战后的美国使他们感到很陌生疏远,无依无靠。 这是一次大战后美国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感觉,他们因而成了迷惘的一代。 Darwinist evolution 达尔文的进化论 Monkey Trial 猴子审判 也称“斯科普斯审判案”(Scopes Trial)。斯科普斯是美国田纳西州代顿(Dayton)的中学教师。受当时美国原教旨主义思潮的影响,田纳西州于1925年3月通过法律宣布,根据《圣经》教导,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斯科普斯拒绝遵守这项法规,继续向学生讲授与《圣经》相违背的达尔文进化论,因此被指控违法并受到审判。由于双方的争论点是猴变人,所以被称为“猴子审判”。斯科普斯最后被判违法,罚款100美元。该项法律于1967年被废除。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Black Thursday” “黑色星期四” 指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人们争相抛售,股市暴跌,最后因无人购买而崩溃。 Overproduction and the sluggish market 生产过剩和疲软的市场 a decline in the price of securities 股票价格下跌 President Roosevelt’s “New Deal” 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 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超过两届的总统(1933—1945),民主党人。1921年患脊髓炎,致使双腿终生残跛。1932年以“新政”纲领(New Deal)当选总统。就职后推行“新政”,建立社会保险机制。1941年提出“四大自由”应为世界人类之基本自由,同年3月美、英宣布《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大西洋宪章》上签字,罗斯福提议这些同盟国(Allies)改称为“联合国”(United Nations),这为战后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罗斯福支持二战胜利后中国收回台湾,支持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也曾建议世界各国不要承认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 Democratic nomination convention 民主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全国代表大会 New Deal 新政 一般指罗斯福政府在1933—1939年期间的施政纲领总称,是自由资本主义走向政府干涉经济的重大政策调整。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金本位制,以大量贷款和津贴促进工商业发展,扩大国家投资、刺激私人投资,缩减耕种面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兴办公共工程,开展植树运动,以扩大就业并提高消费和购买力;建立社会保险机制和发放救济金。在外交方面,罗斯福提出“睦邻政策”(good neighborhood Policy),正式承认苏联,以扩大国外市场。罗斯福的新政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为美国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了准备。 the Emergency Banking Act 《紧急银行法》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授权总统管制信贷、通货、黄金白银和外汇的紧急权力。罗斯福依此废除了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 the link between gold and the US dollar),联邦银行就可以根据需要发行纸币而不受制于银行的黄金贮备量。 the Civil Conservation Corps(CCC) 民间资源保护队 1933年成立,由政府出资兴办公共工程,为18—25岁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如植树造林、修路、修建水坝防洪、水土保持、防火、改进公园及游乐区等。这些既能使青年人就业又造福美国人民的诸多工程,至今仍发挥着效益。 The 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WPA) 工程进步管理署 这是一个负责兴办公共工程和为失业人员提供工作的政府机构,“民间资源保护队”就是其建立的。“工程进步管理署”所需的投资及劳动力费用均由政府拨给。 hydroelectric power dams 水力发电坝 minimum rates of pay 最低工资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dministration(AAA) 农业调整局 罗斯福实施新政时建立的机构,旨在帮助农民摆脱困境。主要措施包括:限制耕种面积,政府鼓励农民种草,改进水土保持,向农民提供补贴等。该组织的计划(三A计划)后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废止。 four freedoms 四大自由 四大自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1年2月6日的国情咨文(Union State Message)中提出的。包括:1.言论和表达的自由,2.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3.不虞匮乏的自由(指不受贫困之苦),4.避免恐惧的自由(指不担心受迫害)。美国向外推行的美国式人权观,主要内容就是推行“四大自由”。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IO) 产联 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AFL) 劳联 美国劳联是1886年建立的工会组织,其成员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craft unions),不吸收非技术的体力工人。产联成立于1938年,产联吸收工人入会时不考虑工种和是否有技术,凡工人都可以加入。劳联和产联于1955年合并,改称劳联-产联(AFL—CIO),据估计目前会员约为一千多万人。劳联-产联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压力集团(Pressure Group),因其手中握有大量选票,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力。
文章分类:
英美文化术语库
|